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首页
中医基础
经方医案
方剂大全
中药大全
偏方秘方
名医名院
经络穴位
针灸推拿
养生之道
古籍阅读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黄煌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小编
在线: 人
时间: 2022-01-28
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
(节选)
作者/黄煌
学经方,是需要经验共享的。所以,笔者一直主张大家有经验要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样才能不断地共同提高。下面介绍一些笔者的临床相关经验,还有一些笔者收集到的资料,主题是谈一谈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
大家都是临床工作者,其中不乏临床高手,在麻黄的应用方面或许都有各自独到的经验,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麻黄方的重视。
关于麻黄
麻黄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利水消肿药,同时也是一种兴奋剂。大家知道,冰毒主要来源于麻黄,是从麻黄素里面提取的。在经方中,麻黄方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伤寒论》里面含麻黄方有14张,《金匮要略》里有13张,像其中的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都是经方中的重要方剂。麻黄这味药,大家确实都很害怕用,尤其我们江苏苏州这一带,用麻黄非常小心,不敢多用。
记得笔者学医的时候,老师也反复强调,麻黄不能过量,用五分、八分,用一钱。还有人不敢用麻黄,只是用麻黄水来煎煮浸泡大豆黄卷来代替麻黄使用。因为临床上确实有用麻黄以后导致虚脱的病例。
清人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五岁的孩子,生肺风,一开始先用麻黄三分没有效果,然后加量到五分,五分又不行,到第三诊他用七分。这个七分麻黄下去以后,这个小孩额汗如珠,脉已脱矣,结果赶快用
人参
、五味子、牡蛎、龙骨来救脱。后来,一查原来用的药,原来前面两诊用的麻黄都是假麻黄,第三回才是真麻黄,真麻黄七分就已经过重了。这个医话提示真麻黄发汗确实非常厉害。
清代陆定圃著的《冷庐医话》也记载当时有个医生,看了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非常喜欢,奉为秘本。他见许叔微擅用麻黄汤,他也学着用。一个女子热病无汗,他就用麻黄汤,结果病人汗出不止,最后人死了。
在美国,麻黄是禁用的。为什么呢?
20个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麻黄是作为减肥药被广泛使用的。美国的胖子非常多,减肥在美国是一大行业,他们用麻黄减肥,但是没有按照中医使用麻黄的指征来使用,结果出了问题。
1994年美国的一次网球赛上有一个妇女死亡,后来一查,发现与服用一种含有麻黄的减肥药有关。后来美国FDA通报,一律禁止使用麻黄。不仅美国,在澳大利亚、英国,麻黄都是禁用的。但是很多医生搞到麻黄以后照用,因为麻黄确实是好药,不会用麻黄的医生不是好医生。附子是可爱的,麻黄也是很有魅力的。
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
要安全地使用麻黄,首先要对适用于麻黄的体质进行甄别。麻黄是什么样的人用的?必须看
张仲景
的原文。张仲景很多的条文表面上看上去是个症状,其实他是指一种疾病或者一类疾病,甚至有的是指一种体质状态。
(1)黄肿
张仲景用麻黄是用来治疗黄肿。黄肿,这是麻黄的主治,这是安全、有效使用麻黄的重要指征。张仲景用麻黄,最简单的配方是甘草麻黄汤。只两味药,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两味药用来治疗什么病?里水!
里水是什么病?是一身面目黄肿,是小便不利、脉沉。脉怎么会沉的?胖的人、水肿的人,当然脉不容易摸到,是沉的。小便不利,所以水肿。全身性的水肿是使用麻黄的一个重要指征,这非常重要。
还可以看张仲景使用麻黄最大量的方子——越婢汤。麻黄用多少?六两。这么大剂量的麻黄用来治什么?用来治疗风水,恶风,一身悉肿。也是用来治肿的。这种情况下用大剂量的麻黄。
(2)无汗
除了黄肿以外还有一条——无汗。甘草麻黄汤服了以后,张仲景强调一定要“重覆汗出,不汗再服。”说明甘草麻黄汤有发汗的作用,而适合使用麻黄的,应该是无汗的。
问题是什么叫无汗?初学中医的人往往去问病人,你有没有汗啊?病人说我现在没有汗!病人的主诉不能算。无汗,要看出来的,要“观其脉证”,要“观”、要“看”。
无汗的人,皮肤往往是干燥的,而且粗糙,摸一下的话,好像有刺,或者其至是像鱼鳞,看上去脸色要发黄发暗,没有光泽,这种人就是无汗。
“一身面目黄肿”是一种体质,把这种体质叫做麻黄体质。这种人服用麻黄是比较安全的。麻黄体质,首先从体型体貌上来看,体型要壮实,肌肉要发达,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胖壮,胖或水肿,皮肤要干燥、粗糙,没有光泽,发暗,“一身面目黄肿”,就是对这种体型体貌所做的一个最简单扼要的表述。
其次,还要看看这种人的肚子,他的肚子往往腹壁脂肪比较厚,腹肌要有弹性。还有就是人要显得困倦,他的感觉、反应要比较迟钝一些。如果这个人消瘦、心下痞硬,麻黄是不能用的。
(3)脉浮紧
张仲景用麻黄非常重视脉搏,脉搏一定要有力。张仲景用大青龙汤,特别强调脉象要浮紧。什么是紧呢?就是有力,就是这个病人的心肺功能良好。因为如果心功能差,麻黄用上去是要出问题的。
所以张仲景当时非常谨慎,大青龙汤方后,对多汗以后如何救护,就讲得非常清楚,要温粉扑,一服汗出的,不能过剂,中病即止等。安全使用麻黄的关键,脉搏要有力。形象地说,麻黄体质就是鲁智深,就是李逵。
还可以从好发症状上来判断这个人能不能用麻黄。一般来说,这些人容易受凉,感觉比较迟钝,等到有症状了,寒气巳经进去了,会出现身体疼痛、鼻塞、咳喘等症状。
麻黄体质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问题,如月经周期长,或者闭经。很多人喜欢出汗,汗出以后,症状能够缓解,全身感到舒适。这个往往都可以看做是麻黄体质。
关于麻黄汤
麻黄汤这张方,学得最早,用的最少。学生到医院实习,提出用麻黄汤,往往被老师臭骂一顿:这哪有什么麻黄汤证?哪有什么真伤寒?很多人不会用麻黄汤。
其实麻黄汤是张好方。麻黄汤是古代伤寒病的主方,是一个经典的辛温解表方,它适合于无汗而喘,无汗而身痛者。此处讲一讲麻黄汤的拓展使用:
(1)减肥
麻黄汤的减肥作用非常好。张仲景当年用麻黄甘草汤治里水,里水的表现是什么?是一身面目黄肿,服用麻黄甘草汤以后,汗出了,小便多了,人自然就瘦下来了,所以甘草麻黄汤其实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减肥方。而麻黄汤里面,就有这个组合。
六朝的陶弘景也说过,麻黄“令人虚”,这个“虚”不是后世所讲的八纲中的“虚”,这里的虚是“瘦”,是“消瘦”的代名词。
笔者前不久治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他是个经方爱好者,因为感冒,开了麻黄汤,他把两剂的麻黄汤并作一剂煎,麻黄15g,两剂并作一剂,一次就吃了30g。结果当天夜里大汗淋漓,几日不止,体重一周内下降四公斤!而且心慌非常厉害。笔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来救逆,用了以后,心率下来了,然而感觉人还很虚,再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上山茱萸等等,调治了半个月,他的心悸、自汗才慢慢消失了,体重才止跌回升。
这个案例说明麻黄的减肥作用非常明显。现在减肥光靠什么荷叶、山楂,能减到何时为止?要减肥来得快,可用麻黄,但是这个一定要看体质,弄得不好会伤身体,而且对心脏可能有损害。
(2)催生
麻黄汤还能催生,这是清代伤寒家舒驰远的案例。说有一个产妇发动已经六天,头已经向下了,就是产不下来,没有宫缩。医生用了催生的很多方子,催生的灵符、炉丹什么也用过了,都没有效。这个时候舒驰远到了,一看,这个人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说这个是麻黄汤证,为寒伤营、太阳伤寒。一剂麻黄汤后,热退身安,知饥索食,豁然而生。
日本的浅田宗伯也有个这样的案例,浅田宗伯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医生,他的医案叫《橘窗书影》。里面也记载了一个他用麻黄汤催生的案例。
有个妇人临产破浆以后,振寒腰痛如折,不能分娩,前医给她破血剂。结果先生跑来以后怎么看呢?脉浮数、肌热,是外感!给予麻黄汤加附子。吃了以后让她出汗,须臾腰痛稍宽,新发阵缩,宫缩开始了。然后让她坐上床,结果生产一个女孩。
以上两个医案提示麻黄汤可以催生,麻黄汤作用于盆腔,它能够兴奋盆腔内的器官以及肌肉。1992年《中医杂志》有个报道,介绍用麻黄汤来治疗子宫脱垂。这个经验来源于个案。
有一个中年妇女,恶寒发热,用麻黄汤以后,感冒好了,子宫脱垂居然也好了。这个医生他后来用麻黄汤加味,加党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用了以后都有效。但是,他说劳累以后容易复发,不过再用麻黄汤加味,依然有效。这个医生应用麻黄治疗子宫脱垂的经验值得重视。
(3)发汗利尿
麻黄汤不仅对子宫起作用,对膀胱、肾脏也有作用,这就是所说麻黄汤能够发汗利尿。这个案例是笔者的“经方沙龙”上的案例:
有一个老太太,患有焦虑、坐卧不安,一直在服阿普唑仑。有一天牙痛,吃了阿莫西林以后,全身大肿如泥,原来很瘦弱的人,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南极仙翁,头肿的非常厉害,医生用了十多天的药,激素、脱水剂都用了,都没有效果,当时血压130/90mmHg。
后来这个医生他给她用了什么药?麻黄汤加防己、生姜、大枣。其中麻黄30g。一剂药,煎三次均分三次,每八小时服次。吃完药以后一定要喝粥,他用的是黄米粥,是学张仲景用桂枝汤的方法。结果一服以后,汗出如洗,大汗淋漓,小便通利,肿消大半,很有意思的是,血压还有下降,本来130/90mm Hg,变成120/85mmHg。
这个老太太的老公说这个中医药真是神奇!确实,中药有这个效果。笔者在《中医十大类方》里也介绍过,赵守真先生在《治验回忆录》的医案,也是全身水肿,也用麻黄汤取效。
(4)醒脑开窍
麻黄汤对大脑也有作用。麻黄汤可以用来治疗煤气中毒,这是《新中医》的报道。
有一个男子煤气中毒,虽然经过抢救后苏醒,但是醒了以后还是十分难受,头晕、头痛、胸闷、烦躁、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用了麻黄汤:麻黄、甘草各15g,桂枝、杏仁各10g,只用一剂药,服后一身汗出,精神清爽如常。
服麻黄后脑子清爽,这个笔者经常试的。得了感冒的话,有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时用葛根汤,服用以后一般半夜里汗一出,第二天早晨起来脑子非常清爽。所以说,麻黄有兴奋作用,能够醒脑。
(5)治中风
值得现在关注的,是麻黄类方能否治疗中风这个问题。现在治疗中风,总是说肝阳上亢,不敢用麻黄类方。其实中风是可以考虑使用麻黄及其类方的。
《金匮要略》里面的“还魂汤”,麻黄、杏仁、甘草,治疗什么呢?卒厥暴死,也就是突然倒地死亡,这里面就包括中风。《古今录验》续命汤,能治疗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
黄仕沛先生对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他用续命汤用得非常好,多用来治疗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急性神经炎、脊髓膜瘤等,这个方他用得好。
小续命汤《千金方》里面有记载,就是用来治疗中风的。徐灵胎先生在《洄溪医案》也讲过,他治疗中风就是小续命汤加大黄,但是现在都不敢用。
笔者上次看到一个资料,上海许士骠先生,他重用麻黄来治疗中风,无论是出血性的、梗死性的,或者混合性的,他都用他的一张自拟方,叫通脑方。什么组成?
麻黄、桂枝、甘草、细辛、川芎等。他观察用了这张方以后,没有出现血压升高,也没有出现心跳加快。他说只要配伍得当,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下面所举的这个案例是赵士骠先生的。
1991年,有个大学教授突患中风,CT诊断是脑内水肿。他给予通脑方,重用麻黄20g,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中风偏瘫明显改善,治疗一个月以后,偏瘫恢复正常。CT复查,脑内水肿已经消失。看了这个医案很振奋。
下面是笔者的案例。前不久,来了一个不能走路的病人,一个中年妇女,检査下来提示说脊髓里面占位,是肿瘤,没法治。给她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上黄芪桂枝五物汤和怀牛膝。她不能走路,硬拖着过来的。
就这一剂药吃了以后,腰就慢慢能够动了,后来就能下地走路,再去复查,说没有占位了,说不是肿瘤了。这个病属于中医的风痱。因此,麻黄类方治疗风病值得重视。
(6)治银屑病
银屑病有个特点,夏天病轻,秋冬病重,出汗了,它的病就好,不出汗了,病就重。笔者用一张方子治疗的效果是不错的,方是桂枝茯苓丸合桃核承气汤,再加上生麻黄,方中有麻黄、桂枝、甘草,其实是麻黄汤加味方。
这个方子,既开又泻,还加活血。全方没有哪一味药不是通的,治疗银屑病,效果很好。彻底根治不敢说,至少能迅速控制病情。看到网上的一个反馈消息,一个姑娘,非常严重的玫瑰糠疹,老是治不好,就用这个方子,解决了。
麻黄汤其实是个温和的发汗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里面有桂枝、甘草,桂枝、甘草是桂枝甘草汤,张仲景用来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怎么会发汗过多呢?
大量的汗出、心悸、失眠,这个是麻黄服用过量后出现的一个不良反应,桂枝、甘草能够抑制和解除这种不良反应,这是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大大地提高了麻黄汤的安全性。所以,在使用麻黄时一般最好要配上桂枝和甘草。
用麻黄方,必须使用一种思维,叫方证思维
用麻黄方,必须使用一种思维,叫方证思维!冯世纶教授强调的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
恽铁樵怎么会学医的?就是因为两个儿子都是伤寒证夭折,然后他开始研究《伤寒论》。结果第四个儿子也发病了,发热、无汗、喘,请了很多的医家,都是用豆豉、栀子、桑叶、菊花、杏仁、贝母啊,那时的上海滩上,很多医生都喜欢这么用。笔者估计是小儿肺炎。结果吃了以后,症状越来越重。
恽铁樵先生焦急不安,彻夜绕室踌躇,在屋子里边踱来踱去,一直到天微亮的时候,他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含药而亡”!这个病,这个无汗而喘,不就是《伤寒论》上讲的那个麻黄汤证吗?
于是处方了麻黄汤: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甘草五分。服下去以后,汗出喘平,好了。从此,先生笃信经方。他用的什么思维?就是方证思维!
这次在南阳开会的时候,娄绍昆先生专门就中医的这个方证思维作了阐述。方证思维是一种野性思维,是一种原始思维,是宏观的、整体的思维方式,比现在的理性思维好得多。
现在的中医学给人的都是什么?什么“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什么“补脾不如补肾”,什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什么“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瘀不作眩”等等。这些理论思维框住了你以后,你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
用经方,就是用眼睛去观、去看,靠直觉
用经方,就是用眼睛去观、去看,靠直觉。用经方,精神一定要好,睡眠要充足,这个时候你才能,你辨认出来该用什么方子。
如果你没有睡好觉,昏昏沉沉,或喝了酒,你要看病是不行的,这就是要这种直觉的思维方式。
记得在日本京都看坂口弘先生诊病,他诊病之前,要搓搓脸,挺挺胸,“嘿、嘿”叫几下,待精神振作,就是这个道理。眼目要清亮,这样看病才能看得清楚。
标签:
黄煌
麻黄汤
中医基础
理论
伤寒
方论
医案
方剂
中药
经穴
针推
偏方
名医
养生
药食
书籍
中医
次
搜索
加载中~
分享
黄煌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https://www.901020.com/jfyian/546.html
次
我的
上一篇:郝万山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下一篇: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之当归六黄汤
相关文章
黄煌教授100首经方和方正(背诵版)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医案例验方
刘维忠食疗与养生黄芪猪蹄汤(黄芪猪脚汤)
黄煌教正确认识《麻黄体质和葛根汤症》经方
黄煌治疗高血压经验经方医案
黄煌教你用经方 当归四逆汤
妇人良方:温经汤十个名医医案
黄煌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麻黄汤
倪海厦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郝万山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黄煌解读伤寒之麻黄汤
您好
访客,
请登陆
发表!
名 称
QQ号码
地 址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随机文章
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医案
张仲景的五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特点
真武汤:浮肿水肿合杂病,眩晕
真武汤治心力衰竭(心衰)、风心病、血压高医案
经方治疗寒湿关节痛和肠痹证医案
吴茱萸汤治肾性高血压和头痛头晕医案
网站搜索
癌症(60)
失眠(26)
李东垣(5)
痔疮(80)
小儿惊风(3)
消渴(19)
蒲辅周(9)
真武汤(18)
胡希恕(18)
上热下寒(5)
颈椎病(18)
完带汤(1)
八卦象数(11)
脑梗(9)
华佗(23)
四逆汤加人参汤(1)
瓜蒂散(2)
肿瘤(7)
鼻窦炎(3)
手脚冰凉(4)
肾病(4)
大柴胡汤(6)
不孕(2)
剂量(3)
耳鸣(6)
当归芍药散(6)
高血压(75)
痛经(16)
补阳还五汤(13)
天麻钩藤饮(2)
少腹逐瘀汤(2)
狐臭(5)
扁桃体炎(29)
腹泻(1)
三叉神经痛(1)
小柴胡汤(11)
糖尿病(64)
肺结核(32)
止咳咳嗽(3)
热门文章
1
防己黄芪汤:减肥、治狐臭(腋臭)岳美中医案(附倪海厦防己黄芪汤减肥方)
2
四味健步汤脉管炎、糖尿病足、静脉曲张、水肿、关节肿胀疼痛
3
朱良春102个用药经验概要
4
天麻钩藤饮治高血压头晕头痛眩晕医案五则
5
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方剂区别
6
三仁汤经典案例精选
7
经方治白内障医案偏方秘方(附李可倪海厦治老年性白内障)
8
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炎、痛经等26个医案
9
炙甘草汤治顽固性失眠医案
本站仅供学习参考,使用请咨询专业人士
中医交流可加微信入群:hbxt998
中医大宝库
静月山人
•
首页
•
伤寒
•
方剂
•
中药
•
医案
•
偏方
•
名医
•
赞助
•
声明
•
反馈
•
针推
•
经穴
•
养生
•
古籍
首页
热门
搜索
书库
我的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