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荔枝核
【别名】荔仁、枝核、大荔核。
【类别】理气药
【品质部位】荔枝的成熟种子。
【产地分布】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东部。
【性味归经】温,甘、微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温中,理气,止痛。
【主治】胃脘痛,疝气痛,妇女血气刺痛。
【药理成分】含脂肪酸、氨基酸、聚合花素类、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3-羟基丁酮、别香橙烯、葎草烯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抑制乙肝抗原等、降肝糖原作用。
【用法用量】5~9克,煎汤;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无寒湿滞气者勿服。
【配伍】
配橘核,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症。
配香附子,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本草纲目》:“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米饮送下。治妇人血气刺痛”。皆是也。
配木香,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配炒小茴香,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症。
配酒,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文献】
①《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②《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选方】
①治肾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方》荔核散)
③治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妇人良方》蠲痛散)
④治肋间神经痛:荔枝核烧炭存性捣碎,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服。
⑤治癣:荔枝核研末,调醋搽患处。
⑥治妇人血气刺痛:荔枝核(烧存性)15克,香附子(去毛,炒)30克。上为细末。盐汤、米饮调下6克,不拘时候服。(《妇人良方》蠲痛散)
⑦治狐臭:荔枝核焙干研末,白酒适量,调匀徐擦腋窝,每日2次。(《福建药物志》)
⑧治妇人心痛脾疼:荔枝核灰存性为末,淡醋汤下。亦治男子小儿卒心痛,蚌粉汤下。(《普济方》)
⑨治糖尿病(消歇)将荔枝核烘干后研为细末存放,每次服用荔枝核粉10g,一日3次,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