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消泺穴
【类属】属手少阳三焦经.
【出处】《针灸甲乙经》
【定位】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先取肩髎(外展上臂,肩膀后下方凹陷处即是肩髎穴),其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上7横指处即是消泺穴。
【作用】清热安神,活络止痛
【主治】头项疾患等:如寒热,头痛,齿痛,颈项强急,肩背拘急,肩周炎,项强,癫疾,臂痛,上肢麻痹,肩背痛,癫痫,偏头痛,头晕,颈项痛,背部肿痛,颈椎病,颈项强痛,背肿等。
【保健】四指并拢向消泺穴施加压力,一压一松,持续3~5分钟为宜,可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牙痛等疾病。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刺灸】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感。
【配伍】
配四渎穴、合谷穴治头痛、牙痛。
配窍阴穴治项痛。
配肩髑穴、曲池穴治肩臂痛。
配风池穴、天柱穴治颈项强痛。
配风府穴、风池穴、头维穴治头痛。
配大椎穴、肩井穴治肩臂痛。
配四神聪穴、大椎穴治癫疾。
【文献】
《针灸甲乙经》:头痛,项背急,消泺主之。
《针灸资生经》:项痛,消泺、窍阴。
《针灸大成》:主风痹,颈项强急肿痛寒热,头痛,癫疾。
提示:本站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专业人士。
中医交流可加微信入群:hbxt998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